在华南师范大学,一种名为“萌小兔”的表情包,迅速占据了同学们的“朋友圈”。这只由华南师大“青网工作坊”设计发布的“小兔子”,正是该校“践行中国梦”思想教育的一部分。
华南师大一直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师道传承的核心。近年来,该校以“互联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引领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39岁的华南师大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赵淦森斯文秀气,赴英留学后放弃国外高薪职位回国任教的传奇经历,让他成为学生心中的“男神”级教师。
不久前,他和另外3位老师被请进学校“青春演播厅”,与众多学生面对面交流。“为了省钱学习,挤在师兄宿舍地板上睡了9个月睡袋”“聚会上被人当做英国人时猛然醒悟决心回国”……老师们的成长故事、人生体验、家国情怀,随着视频悄悄融入青年学子的心灵。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正面临新挑战。”华南师大校长刘鸣认为,必须不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青春演播厅”把青年偶像请到大学生中间,从小故事中感悟大道理,在该校团委书记廖庆春看来,“它改变了传统的‘一言堂’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探索开放、交互的教育方式,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
走进华南师大的“青网计划”工作坊,仿佛到了一个新创立的互联网公司。这间两年前成立的工作坊,已成了该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派出指导老师每周轮流值班,带领学生主动对接社会热点、学生诉求,研发各种同学们喜闻乐见的网络产品。“作为一名网络文明志愿者,我的职责就是用青年语言发出青年‘好声音’。”经管学院研究生黄梓阳说。
如今,“青网工作坊”不仅有粉丝量2万多的微信公号“紫荆青年”,与全校80多个公号形成强大的“微矩阵”,覆盖3.5万名在校学生,还有自主开发的吉祥物、表情包、主题漫画、微视频等产品;以短、新、快为特色的网上“青课”“微课”,打造了学生网上精神家园。
正读研一的钟裕,2014年7月大四毕业后加入华南师大研究生支教团,赴贵州罗甸参加了一年的支教活动。“一年的经历,带给我对西部地区最真切的体悟,是我受益一生的宝贵财富。”如今,他作为一名“青网工作坊”的学生志愿者,专门负责同正在西部支教的同学密切连线,并将他们的生活点滴、所思所感整理成文字、图像、视频发布在校内网上。
在华南师大党委书记朱孔军看来,思想政治教育要更有实效,必须加强主动引领,一方面是引领学生善用互联网,唱响主旋律;另一方面是引领学生加强社会实践,使学生知国情、明是非、经风雨、长才干。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华南师大成立灾区志愿服务团,奔赴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中新镇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一直坚持延续至今。
■记者手记
接地气才能更入心
华南师范大学以积极的创新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可知、可感的身边故事代替空中楼阁式的说教;用超越时空、开放自由,可参与、可互动的网络交流补足单向、被动的灌输;用“象牙塔外”脚踏实地的真实实践,延伸课堂教学的维度,探索出一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
通过这样的创新,华南师大成功将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一门随处可上、随时可学,令大学生们真正喜欢的人生课、情怀课、素质课。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不讨喜”,只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接上地气,就能够走进学生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