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园地> 正文>

夯实意识形态安全的思想基础(热点辨析)

2016年11月29日 10:03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

 

 

澄清认识误区与错误论调

夯实意识形态安全的思想基础(热点辨析)

意识形态安全关系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安全,关系国家安危、民族存亡和百姓福祉,须臾不可忽视。然而,当前一些人对意识形态工作却不同程度地存在“虚无论”“无用论”“教条论”等认识误区和错误论调。这不仅影响和干扰了意识形态工作,而且威胁到意识形态安全。对此,必须正本清源、以正视听。

警惕与批驳“虚无论”。意识形态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宣传思想工作,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它涉及人们对世界和事物的看法、认知和理解,涉及对特定事物或事件的具体感知、价值判断与思想观念,无法用具体的产品、量化的标准来进行考量。因此,有人认为意识形态工作虚无缥缈、不可捉摸,不能体现为具体业绩或政绩,“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事实上,意识形态工作事关“两个巩固”的大局,是最大的政绩与业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我们要从这样的高度来看待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有力批驳“虚无论”,克服意识形态工作的“虚无主义”倾向;同时,不断提高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让意识形态工作“既有肉又有骨,既有看头又有干头”。

警惕与批驳“无用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识形态工作与经济工作同等重要。有人认为经济建设才是有用的工作,而意识形态工作是“软工作”,可有可无、无关紧要。这种意识形态工作“无用论”是错误的。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如果意识形态工作不力、意识形态领域出现问题,我国改革发展的大好局面就有可能丧失,人民群众的幸福也就无从谈起。我们一定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付诸实际行动,扎实做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各项工作。

警惕与批驳“过时论”。历史一再证明,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建设的永恒课题,不存在过时的问题。然而,有人片面地认为强调意识形态工作就是“左”,认为“意识形态工作是革命战争年代的事情,在现在的和平年代已经过时了”。当前,意识形态“过时论”已成为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拦路虎”。应当看到,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不仅战争年代存在,和平时期同样存在甚至更加尖锐。因此,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时刻绷紧意识形态安全这根弦,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斗争、敢于亮剑,始终坚持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两手抓”,做到“两不误”。

警惕与批驳“教条论”。有人觉得做意识形态工作就是做虚功、搞宣教,简单地灌输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有意无意地把意识形态工作教条化。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这就告诉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要“接地气”,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大力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积极有效地利用不同媒体,与不同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沟通,把深刻的道理讲清、讲透、讲够,谨防意识形态工作呆板化、机械化和脸谱化。

警惕与批驳“泛化论”。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特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着独特的对象、方法和目的。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将意识形态工作泛化,“把意识形态工作当作箩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比如,有的把正常的思想观念之辩、学术主张之争上升到所谓的“左右”之争,随随便便给人下结论、贴标签,使意识形态工作简单化、泛化。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要明是非、识大体,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边界。要理性平和地对待思想争鸣,正确处理指导思想一元化与社会思潮多样化的关系,正确看待和处理各种利益分歧与价值观碰撞,切忌把意识形态工作泛化。要在凝聚各个群体与不同阶层共识中做实做巧意识形态工作,既及时揭露和批判各种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攻击、谩骂和诬陷,也给各种正常的思想观念论争、学术交流讨论以宽松的空间和氛围。

(编辑:王兴东)

上一条:立德树人有道 春风化雨无声——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综述 下一条: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 认真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理论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