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中美“和” 天下“宁”

2015年09月29日 09:09 作者:王鹏 来源:学习时报 点击:[]

9月22日,习近平主席正式访美。这次峰会对于中美这两个关系日趋紧张而微妙的世界性大国而言,其意义非同寻常。人们期望这次历史性会晤能够为太平洋两岸的民众带来长久“太平”。那么,此次访问为何如此重要?中美关系又为何如此受世人关注?它对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又有何影响?

世界中心从欧洲向东亚转移的大趋势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的崛起,有关世界中心转移的话题更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探讨。世界中心在21世纪将向何处转移?此次转移是否会带来国际政治的体系变化?如果是,那么中国又当如何利用此次世界中心转移的历史趋势?
        清华大学阎学通教授提出了一个衡量世界中心的转移与否的标准:第一,该地区必须存在世界级大国——存在若干国家具备世界级的物质力量(尤其是军事力量)和文化力量,并成为世界其他国家所模仿的样板;第二,该地区还必须也是国际矛盾最为集中的地区——中心国家在本地区及其他地区进行争夺。
        按这一标准历史地来看,我们就不难发现,欧洲从19世纪到20世纪末都是毫无争议的世界中心。在二战前,欧洲列强及其矛盾与争夺都集中在欧洲;二战后,虽然世界权力由欧洲向其东西两翼转移到莫斯科与华盛顿,但东西方的对峙亦然沿着横亘于欧洲大陆之上的“铁幕”展开——集中这个星球上最强武力的两大军事集团在此排兵布阵、剑拔弩张。
        然而,时过境迁。当前,决定世界中心是否转移及其转移方向的关键因素,不是美国实力的增减,而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与欧洲相对实力地位的变化。具体来说,自2008年危机以来,欧洲和美国都在一定程度地衰落。但欧洲和美国衰落的性质并不相同,因此其对世界中心转移的影响也大不相同。就美国而言,其衰落尚未从根本上动摇它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这意味着,作为世界上仍然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美国依旧保持着与东亚相当的世界级影响,所以它仍然是未来世界中心的组成部分。与之相比,包括俄罗斯在内整个欧洲的衰落则将彻底改变世界力量分布的版图。照此趋势,当欧洲的全球影响力小于东亚且无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具有成为世界级超级大国的潜力时,欧洲和东亚实力对比的反转就会推动世界中心由欧洲向东亚转移。

中美在亚太竞争日趋激烈
        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经济体,但军事实力与美国相比还相差甚远,在政治—安全实力上也不如美国,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中国的盟友数量仅仅是美国全球军事联盟体系的一个零头。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既放弃了输出革命,也不再争当社会主义阵营领袖,而是专注于发展经济,所以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因而当下在世界中心转移的过程中与美国的首要竞争领域也是在经济展现——两国贸易摩擦不断,汇率、准入等矛盾突出。随着形势发展,中美在地区安全的竞争也开始加剧。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中美所在的东亚—太平洋地区不仅是当下及未来中短期内世界政治—经济的中心舞台(凭借比其他地区更蓬勃的经济),同时也是政治—安全斗争的危急地带(譬如相对欧洲高度发达的安全共同体)。因此,处理好中美关系,不仅关乎两国国运,更是为东亚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奠定基础。

协调中美跨太平洋关系为世界和平与繁荣奠定基础
        然而“遗憾”的是,相比中方舆论的期盼中美合作的态度,美方舆论并不一致。不仅美国社会舆论中不乏批评和指责中国的声音,美国政府在态度上也刻意压低调门,甚至刻意强调两国在网络安全、南海争端、市场开放、人权问题等领域的分歧。
        尽管有以上种种不利因素,但我们也同样应该看到,近年来两国仍然在诸多领域达成了共识,甚至开展了合作,譬如2014年11月达成的减排协议、2015年4—7月两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默契。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亦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是如此。中美两国,虽远隔重洋,但在科技发达、网络便捷的今天,凭着每年近6000亿美元的贸易额,凭着数百万人的航空往来、数十万人次的留学生互派互访,两国又何尝不是“鸡犬之声相闻”。北京与华盛顿犹如矗立在大洋两岸的两个巨人,不仅担负着本国民众的福祉,更关系到世界和平与繁荣的未来。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只有实现中美和平、合作、和谐共赢,才能给这个世界带来持久的幸福与安宁。

上一条:“中华民族”观念在抗日战争中喷薄而出 下一条: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