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文化> 正文>

把话说到群众心坎里

2015年12月10日 11:12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吴文博 点击:[]

有少数干部不会同群众说话,在群众面前处于失语状态。其实,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

“说话”是世界上最简单也最难的一种能力。在日常工作中,有的领导干部和群众说话,爱“打官腔”,好说机关语言,艰涩难懂,群众不愿听,甚至产生厌烦心理,这样的干部群众不认可,影响工作的开展;而有的领导干部与群众交谈时,平易近人,讲话“接地气”,群众听得懂、听得进,也听不够,这样的干部很受群众欢迎,开展工作非常顺畅。两种截然不同的说话风格和方式,却带来不同的工作效果。应该讲,怎样和群众说话已经成为领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道现实考题。

《领导干部怎么跟群众说话》是一本能够让我们深入了解领导干部与群众关系以及怎样和群众说话的实用教材。读完后,让人深受启发:领导干部只有把话说到群众心坎里,才能实现良好的沟通,达到目的、取得实效。

多说“家常话”。宣传、发动、教育和引导群众,是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项重要工作。这就需要领导干部要多讲贴近群众的“家常话”,让群众真正明白你说话的意思,化解心中疑虑,使群众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从而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好、阐释好。现实生活中,有些领导干部在与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时,不善于“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而是习惯于用群众听不懂的官话,不仅没有起到有效沟通的作用,甚至适得其反。那么,怎样说话才能通俗易懂,为群众所喜爱?作者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例:“他告诫领导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谈对待群众绝不能虚情假意时用了‘作秀’一词;谈大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时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时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等等。这样的语言,凝练而通俗,意思明白,老农民一听就懂,而且记得牢。

多说“真情话”。“领导干部只有对群众有深厚的感情,有人民至上的理念,说出的话才能有温度、接地气”。有效沟通与交流,必须带着情感进行。书中列举了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说的一段话——“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言外之意就是要想群众之所想。这些带有情感、散发着温度的话,远远胜过无数华丽的辞藻、美妙的语言。现实工作中,有些领导干部在对群众讲话时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严重地损害了政府形象,伤害了群众感情;有些领导干部口无遮拦、屡出雷语,不仅表露了个人素质的低下,也暴露出一些领导干部不把群众的利益和感情放在心上的严重问题。“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领导干部必须了解群众的心声,带着情感与群众交流,和群众说真情话、贴心话,才能以心换心,心心相印。

多说“实在话”。书中提到,“有些领导干部不管讲什么内容,都加上一大段放之四海皆准的套话,听起来很有条理,头头是道,但仔细琢磨,好似云山雾海,海市蜃楼,找不出几句对指导基层和推进工作有用的话;有些领导干部面对群众,讲起大道理来滔滔不绝,大谈国际、国内形势,但对如何解决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说得不多,或是避而不谈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根源是,“不能想群众之所想,不能深入到群众当中去,不知怎么说群众爱听的话”。这些空话、套话,听了让群众反感、生厌。因此,领导干部讲话必须实在管用,不仅能让群众一听就懂,而且提纲挈领、直指要害。作者在最后提到,“领导干部跟群众讲话要以办实事解决问题为宗旨”。目的是告诫领导干部,讲出来的话,为群众许下的诺,就要板上钉钉、落地生根。嘴上一说,就要抓紧去想办法、抓落实,不能“爽约”,话说到位的同时,工作更要做到位。“说实在话、做实在人、干实在事,群众才会相信你、认可你”。

多说“网络话”。互联网时代领导干部不能缺位。作者着重介绍了在几种特定情形下,怎样跟群众说话。包括“调研”“走访慰问”“即兴讲话”等传统情形,以及“公共突发事件”“电视亮相”“新媒体”三种新情形。书中提到,“在当今全媒体的语境下,信息传播渠道广、速度快、覆盖面大,在处理突发事件、面对新闻媒体时,领导干部必须具备良好的和群众说话、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作者敏锐地发现,在自媒体畅行的今天,有些领导干部还只会用传统方式与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而不善于运用微博、微信等新技术。对此,作者认为,“领导干部应把网络视为一扇通往群众的窗户,对群众在网络上反映的实际问题及时给予回应、解释和引导。同时领导干部还要把网络当作一面镜子,经常在这面镜子里照一照自己的言行,主动适应网络‘放大镜’‘显微镜’式的监督”。因此,“领导干部要不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学会使用新兴媒体工具。在重大事件发生时,及时发帖跟帖,公布事件情况、引导公众情绪,牢牢把握关键问题、重大问题上的话语权。只有真诚沟通、积极应对,才能在互联网时代增强政府公信力”。

上一条:文化的力量 下一条:靠什么拥抱中国电影“黄金时代”

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