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文化> 正文>

充分认识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重大意义(文论经纬)

2017年10月27日 09:29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指引这个新时代的理论,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据这个概括,我们有理由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也进入了新时代,其指导理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亦即习近平文艺思想。习近平文艺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文艺观、毛泽东文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它描绘了新时代文艺梦想的蓝图,擘画了新时代文艺事业的未来,成为繁荣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行动纲领和思想指南。

标志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形成

我们之所以把习近平关于文艺问题的论述、讲话,概括为习近平文艺思想,是因为它像毛泽东文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一样,表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进入了新阶段,表明它继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了原创性推进。可以说,习近平文艺思想是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构建和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当代中国文艺实际结合的最新产物。习近平文艺思想观点系统、判断科学、学理深厚、视野开阔、切合国情,业已成为完备透彻、深入人心的文艺学说体系。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产生是有时代条件的。它的许多命题只能在当下这个时候提出,在此之前是不可能的;它经历了文艺多方面的检验,积累了充分的经验,摸清了文艺活动的规律;它坚持用唯物论和辩证法观察和解决文艺问题,因之成为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宁馨儿。

毋庸讳言,中国的文艺实践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观念和认知已大大有别于前人。在这个时候,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亟待总结和创新的。那么,什么是“总结和创新”呢?所谓“总结和创新”,就是从问题出发,从正在做的事情出发,把我们几十年的丰富文艺实践经验科学化。习近平文艺思想做的正是这个事情,这也是它能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原因所在。

换言之,习近平文艺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改革的情境中形成的,是在反思和直面问题中铺展开自己的理论画卷的。只要我们稍加思索就不难发现,它的各个论点都是从现实需求和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关切与期盼中孕育和提炼出来的;它的大量论述,都充满了探讨和破解文艺难题的“问题意识”。譬如,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时代、文艺与市场、文艺与理想信念、文艺与历史经验、文艺与文化传统、文艺的内容和形式、文艺的风格和创新、文艺的价值观、作家的创作状态、文艺家的道德情操、作家的素养和感情、批评的标准与态度、文体与网络传播方式、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党的领导与文艺工作,等等。哪个不是在现实中饱含着亟待解答的矛盾与问题呢?“矛盾与问题”成了习近平文艺思想紧紧抓住的“牛鼻子”。有了这些入口,才有接下来有的放矢的层层展开,才有既目光如炬又切中肯綮、既回望历史又紧贴现实、既高屋建瓴又娓娓道来的生动论述,不仅创造出许多新的理论话语,而且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勾勒出一个新的发展纲要,搭建出一个逻辑严密、特色鲜明的框架结构。这是习近平文艺思想体系性地创新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一条汹涌奔腾的长河,每个时期都有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家思想汇入其中。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习近平文艺思想所具有的理论穿透性和指导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学理性和通俗性,在近百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进程中是不多见的。它所产生和正在产生的理论能量,极大地改变着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格局和面貌;它所呈现和正在呈现的精神魅力,正在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推向一个生机勃勃的新阶段。

构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形态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形成同自觉建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新形态是分不开的。这一系统几乎涉及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和创作问题的所有要素与层面。尤其是它把这一切都放到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审视,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语境中阐发,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系列问题,这就使有关社会主义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职责和使命、目标和任务、原则和要求以及文艺创作该“做什么”与“如何做”的论述,有了新的意涵,大面积地实现了经验性“名称”向规定性“概念”的升华与转化。如果我们将习近平文艺思想中各个概念和观点的“网结”组织起来,通过具体论述,就能看到一个相对完整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形态的雏形与轮廓。

文艺理论创新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在比较中,我们会发现哪些文艺理论更加符合实际,更加“接地气”,更加具有新时代的特点。倘若我们把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作为习近平文艺思想诞生的界碑,那么,毫无疑问,它一经产生就迅速给我国文艺界带来风清气爽、拨正航向的可喜局面。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孤岛式文艺学说相形见绌,那种不把“中国精神”当作社会主义文艺灵魂的观点开始失去人们的信任,那种迷信和一味追随西方学说的做法变得十分尴尬。而此时,实现了对历史逻辑深刻把握和对当前文艺问题敏锐洞察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习近平文艺思想,则表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习近平文艺思想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形态,它的主要特征至少有这样几点:一是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造性地落实到文艺各个层面,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扩大到文艺工作和文艺创作各个环节,从而使许多文艺课题有了新时代的新鲜感;二是实现了文艺理论从概念演绎到现实逻辑的研究范式转型,实现了文艺理论从引进依赖到主体自信的认知模式转变,将文艺理论研究从长期陷于西方学说的泥淖和迷信中摆脱出来;三是厘清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传统、中国智慧、中国贡献对文艺理论的价值,从理念到规则、从路径到方案、从顶层设计到实施办法,全方位地提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新范本。

马克思曾经说过:“我不主张我们竖起任何教条主义的旗帜。”由于习近平文艺思想是在“中国问题”场域中展现自主的思维能力,以切中文艺现实为根本目标,其回答充满唯物辩证法精神,因此它同教条主义是对立的。可以说,习近平文艺思想超越教科书和学术专著之处,正在于它独特的现实性品格,不仅“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且具有“掌握群众”的能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生动体现,是它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文艺运动纲领和指针的有力保证。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新时代的文艺理论,应该反映时代的精神特质,反映文艺实践的发展要求,反映当代中国文艺运动的现实逻辑,面向中国问题,确立研究的主体性,立时代之潮头,发思想之先声,把文艺理论的命运同民族复兴的伟业紧密相连,构建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形态。在这方面,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榜样力量是巨大的。

解决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问题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形态的习近平文艺思想,其内核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对这些问题给予创造性的回答与解决。习近平文艺思想总结了中外社会主义文艺运动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精辟地规划和指明了实现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路径,这在马克思主义文论史上具有突出的意义。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面对各种文艺思潮、文艺现象、文艺批评中存在的问题,习近平同志把阐明新形势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与任务作为重点。随后,他又通过提“几点希望”的方式,揭示出如何实现“人民的文艺”的办法和途径,即“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坚持服务人民,用积极的文艺歌颂人民”;“勇于创新创造,用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前者是“该不该”走“人民的文艺”之路的问题,后者是“怎样”走“人民的文艺”之路的问题。习近平同志主张艺术理想要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要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要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为人民昭示更美好的未来,为民族描绘更辉煌的明天。习近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文艺性质的判断,对实现发展“人民的文艺”举措的拟定,恰是他给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宝库增添的新内容。

从马克思、恩格斯呼吁工人阶级的斗争生活“应当有权在现实主义领域内要求占有一席之地”,到列宁希望文艺“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从毛泽东申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强调“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再到习近平提出“人民的文艺”思想,认为“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我们清晰地看到,这样一条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红线,越来越焕发出耀眼的真理光芒。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当今的发展,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要高举起人民文艺的旗帜。这是社会主义文艺制胜的法宝,是社会主义文艺获得长久生命力的秘密。只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一切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文艺事业、文艺工作、文艺批评就有了切实的抓手和规范,就有了成熟的思路和见解,就能破解各式各样的难题,就增强了攀登文艺高峰的勇气和信心。这是习近平文艺思想强调“文艺的一切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经历几十年风雨磨洗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最为宝贵的经验。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实际上,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在以往的世界社会主义中没有解决得很好。”这个判断,同样适用于对社会主义文艺的认识。“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作为中国伟大社会变革一部分的文艺变革,同样需要结合实际,在特定国情和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新的探索与创造。从这个视角观察,我们就更可以看清习近平文艺思想对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已经和必将产生的深远影响。

在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今天,广大文艺家和理论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把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工作努力地开展起来。

(编辑:王兴东)

上一条:文化产品不能信奉“娱乐至上” 警惕文化泛娱乐化侵蚀精神家园(新知新觉) 下一条:立德铸魂 凝心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综述

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