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文化> 正文>

【讲述】安玲:2005年,那地、那事、那人

2019年06月17日 19:07 文/电控学院 安玲 图/新闻办、安玲 点击:[]

【开栏语】一所大学,只要有了大学精神,就有了魂魄;只有具备了感人鲜活的故事,才能涵养大学精神。回首陕西科技大学的艰辛发展历程,“三创两迁”精神是几代科大人最忠诚的坚守、最坚韧的担当、最朴素的情怀!伟大的精神是从历史中提炼的,是从实践中汇聚的,那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传达着朴素的情愫,激荡着强烈的感情,那是亲历学校建设发展鲜活的科大故事、响亮的科大声音、澎湃的科大力量!事业发展,有您参与,我们未来的路走的才更加坚实。为此,校党委宣传部开辟【讲述】专栏,听科大人讲科大故事,让更多的人关注、了解、感味陕科大的历史进程,从传承弘扬“三创两迁”精神中,夯实学校精神文化之根基,汲取继续前进的力量。

讲述者:安玲,女,1983年9月生,中共党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05年入职陕科大西安校区,担任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曾任党办校办正科级秘书、设艺学院院长助理,现任电控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

自陕西科技大学凝练出“三创两迁”大学精神以来,从不同的途径听着科大西迁教师们讲述过去火热的年代里那些刻骨铭心的创业故事,感受他们时刻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家国情怀,令我们青年一代科大人备受鼓舞。

作为2005年学校新校区首批新生的辅导员之一,我虽然没有经历科大“三次创业”历史中的北京、咸阳两次创业,却是实实在在的西安“第三创”的亲历者。当再一次细细回顾那段与科大在西安共成长的创业岁月时,我代表的不仅仅是我,而是那些年共同奋战在西安校区创业道路上的每一位科大人

那么独特的科大“初体验”

2005年4月,21岁的我即将从陕师大毕业,刚刚回到乌鲁木齐准备参加面试,接到同学从西安打来的电话“赶紧回来,陕科大西安校区招辅导员,我帮你递了简历,桌子上一摞简历,只装走了你的,估计很快通知你面试了”。一周之后,我正式成为科大人。

5月初,在同学的陪伴下,我怀着对科大新址的憧憬,来参观自己未来工作的地方。于是,那一天的景象就再未从我脑中抹去。

乘坐公交车,看着窗外,繁华的街道和热闹的人群在眼前倒退着消失,稀疏的农户和大片的田野渐入眼帘,一路从繁华走向荒芜,直到售票员报站说“陕科大到了!”有点惴惴不安地下了公交,路北是连片的玉米地,路南有一个建筑工地,学校在哪里?带着满腹疑问走在尘土飞扬的乡间小道,遇到一位建筑工人,当被告知眼前就是“陕西科技大学”时,我整个人懵在原地——三栋尚未完工、还包裹着安全绿网的楼,除此外,再无他物。这,就是我即将开始工作的地方?哪里有半分高等学府的影子?

带着极度失望回到学校,我又陆续接到中国地质大学和西安理工签三方的电话,前者在离家更远的北京(高考从乌鲁木齐考来西安,家人已是万般不舍),后者面试辅导员岗位却被调整到总要出差的招办,都不是自己喜欢的。但是选择一个尚在建设中,甚至暂时只能被称为“工地”的大学新址,这难道就是我用四年努力获得的优异成绩和一大摞红色证书争取到的未来?带着矛盾和纠结,最终还是选择了不会离家更远、不会经常出差的科大辅导员岗位。现在想来,这或许就是我与科大的缘分。

7月,毕业手续办理完,有的同学想先回家调整几天,有的则准备直接到单位报到,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是顶着大太阳、汗流浃背地拉着行李自行离开。我记得分外清楚,离校那天,一辆干净敞亮的空调大客车开进了陕师大校区,停在学生公寓楼下,这是科大专门派来接我们这些新入职毕业生的。来接我的是当时在人事处工作的樊小蒲老师,他打趣地说“这车够不够装你的行李?”,一句话就化解了陌生人初见的那种尴尬。而同学们看到楼下的车,个个羡慕得不得了:“一本学校就是不一样,还有专车来接,也太好了吧!”人还未到岗位,心中已经感受到来自科大的温暖,这是我第一次因为自己是“科大人”的身份感到骄傲。学校“细微处见用心”的工作方式,不仅给我留下了极好的第一印象,在未来的工作中,体会更是深刻。

9月,我们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岗前培训。学校除了安排各类常规的学习培训外,还组织我们赴延安实地学习了三天。这当然不仅仅为了让我们去欣赏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更是让我们这帮小年青亲身感受体会老一辈革命家如何将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干劲融入艰苦卓绝的奋斗之中。因为科大新校区的建设和勃兴,正需要全体科大人凝聚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才有可能排除万难,创造奇迹!

新校区的第一批“常住人口”

9月底,我们十五名位辅导员带着行李来到科大新址,本来是被安排暂住在一个独栋小楼里,碍于小楼玻璃窗实难找出一扇完整的,确实存在安全隐患。于是,我们上班都是天不亮就从咸阳校区出发、天黑透才从西安校区返回咸阳,直到后来给安置了暂时住处,才终止了这种来回奔波。

那时学生公寓还没建起来,四千多名新生报到后将和我们十五名辅导员共同住进青年教师一、二公寓。因为学生人数多、公寓间数紧张,必须首先保证学生正常入住,才能考虑辅导员。于是在学生宿舍基本分配完毕后,我们八名女辅导员连同各自的行李才被“塞”进一间十几平米,后来被学生们戏称为“仓库”的宿舍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好几个箱包,连宿舍过道都快占满了,这种情况下行李自然是不敢轻易打开的,一是根本没地方摆,二是都是小包摞大包,打开确实也有困难。因此除了换洗的一两件衣物外,其余就原样那么打包搁着,宿舍里连块大点的落脚地都难找。

2005级学生踏着土路去上课

那时,小食堂和澡堂都已建好,只是学生和教工均未入校,无法开放使用。唯一可以吃饭的地方在杜家堡,当时那里只有一家面馆,我们常常忙一整天顾不上吃饭(主要是没地方吃饭),晚上约好一起去打牙祭。还记得那时大家围坐在不怎么干净的小破桌子旁,嘻嘻哈哈地说着一天的感受,再吃一大碗加蛋的面,那是真香啊!洗澡更是困难,还得到处找地方。唯有的一次“奢侈”,是学校为辅导员订了需要坐公交两三站路的一处酒店的一间钟点房,我们十五个人两两前往轮流洗,已觉得是很大的享受。学校后来为了解决这个洗澡问题,还给我们开设了夜间专用时段,只是毕竟建设时期的校园人员比较杂,我们几个女辅导员晚上结伴走在通往澡堂的那条凹凸不平的泥土路上,也是左顾右盼、战战兢兢。

除此外,还有记忆深刻的体力活。马上要迎接新生,校舍清扫准备工作尚未进行完,我们主动协助配合打扫刚建成的学生公寓(现在的青教楼)。天公不作美,那段时间总在下雨,建筑工地似的学校里更加泥泞不堪,我们穿着雨衣雨靴,拿着扫帚、拉着水管清扫冲刷台阶,雨水顺着雨披打湿头发不说,还顺着雨靴直接灌进脚里……即使如此,我们仍旧干着、聊着、闹着,互相比较谁的雨衣、雨靴颜色更好看,似乎也别有一番情趣。

说也奇怪,虽然条件如此艰苦,但是我们十五名年轻的科大人却无一人抱怨、反而想尽办法圆满完成工作。大家伙的心中都揣着一个强烈的意愿:学校对年轻的我们充满信任,让我们做迎新的排头兵,那我们必要不负众望,尽己所能为即将到来的学生们做尽可能多的准备。

陕科大东迁后的第一批新生接到了

如今,有网络和各种便捷方式的助力,学校的迎新工作大半天时间就结束了,可那个时候这件事至少得花三天的时间。地点倒是和现在一样,设在“迎新大道”(就是现在的至博路,迎新大道是我们当时起的名字,没想到现在还在师生们口中沿用),只是那时,没有文体馆、没有游泳池,没有林荫路……唯一有的就是进门后的一条石板大道。下了几天的雨,校园内又没有一整段铺好的路,为了让新生和家长们不至于两脚泥泞,基建处在有可能人会走到的地方都搭着钢架板或木板……这就是科大的风格,即使条件不足,但仍然要用仅有的条件做尽可能完善的准备。

我们从白天开始值班,晚上还要披起军大衣,轮流在迎新点上等待学生和家长的到来。下了几天的雨,夜间温度很低,男辅导员们很绅士,深夜里都是他们值班,让我们女辅导员回宿舍休息。记得迎新第一天夜里刮大风,值班点的帐篷都快被吹上天了,我和余鸣老师一人抱住一个帐篷腿,崔楠老师想方设法往帐篷腿上绑砖以增加重量,那场面现在想起来还觉得蛮有趣。第二天夜间值班,我和曹波俏老师又开始琢磨要不要在迎新晚会上给新生们跳个藏族舞,厚重的军大衣都没压制住我俩手舞足蹈的欢愉。真的,所有的困难在迎接新生的满腹期待面前,都算不上什么。

特别要说的是,经历了几天风雨的“洗礼”,我们已经没什么形象可言。油乎乎的头发、汗湿的味道、几天未换洗的衣服……为了给初次见面的学生们留下一个为人师表的好印象,新生报到的头一天晚上,我们在拥挤狭小的宿舍里轮流认真洗漱,把一直不敢洗、怕阴雨天洗了无法晾干的衣服全部换了一遍(因为阳台上也堆满了行李,没办法晾衣服也是导致不敢洗衣服的原因之一)。第二天又起个大早,轮流洗头发,确保用“最美最帅最好”的形象来迎接2005级新生。

迎新当天,天气倒是非常给力,太阳早早地出来,暖暖地照着建设初期的科大;鲜红的空飘气球努力地向上,想早一眼看到带给学校生机的崭新面孔。为确保迎新工作有序开展,周到接待前来报到的家长和学生,学校组织了很多志愿者,大清早从咸阳出发,一部分直接前往火车站,另一部则是到西安校区各接待点,他们期盼的面孔、忙碌的身影温暖了整个新校区。那一刻,我感慨万千,这里终于像个大学校园了!

当新生们“拖家带口”地前来报到,我们站在接待点上,来一名学生就核对一个信息,还不忘说一句“你好,我是你以后大学期间的辅导员”,看到学生们略显疑惑的表情,便再补一句“就是类似班主任,有任何事情都可以联系我”。记得当时大高个儿新生顺子,在我介绍完自己后,双手握着我“老师好,我从天津来的……”,把我激动了好久——我真的是老师啦,这一个个新面孔就是我自己的学生!印象深刻的还有另一个大高个儿新生“小蓝眼镜”(老师们当时还没记住他的名字就先这么叫,好记),自打报到后就跟在我身边,“老师,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好的,老师我来,你不管了”,往后的日子里,他也是一如既往地这么站在我身边随时出谋出力。

那时有的家长和孩子来了后是满脸笑容,因为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了他们口中的“小地方”,我们所谓的艰苦条件,与他们而言并不算什么;而更多的家长则满脸焦虑:从未离开过家的儿子女儿,没有了父母的贴心呵护,如何在这“简陋”,甚至有点“荒芜”的大学里生活呢?更有个别家长,进来后一直皱着眉头:“这叫什么大学!”直接拉上孩子,拖着行李、带着两脚泥,头也不回地走了。整整三天,一张笑脸坚持到底,我接来了我自己的308名学生,我的第一批学生,承载着我珍贵记忆的学生,也是见证了科大新址建设历程、载入科大历史的西安校区首批新生。

此刻想起那些曾经放弃,转身离开的家长和学生,他们或许从未想过,十四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科大会是大楼林立、设施齐备、常年有景、四季有花,“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一派气象。

我们都是“三创两迁”精神的接班人

迎新工作结束,万里长征才走出了第一步,严峻的挑战接踵而来。我们这些辅导员,就此开启为新生“扣好大学第一粒扣子”的漫漫征程。

1AC42

第二天就要开课,但教室还灰头土脸,有些楼层过道里还摆着沙袋、水泥、建筑垃圾……现在的学生们一定想不到,2005级新生们的“大学第一课”并不是军训,而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教室大清扫!

我们十五名辅导员分别带领着还叫不上几个名字的学生大部队,拿着帚拖布盆等清洁工具,队伍整齐地直奔教学楼。我当时是电信学院辅导员,由于学院男生比例很大,于是过道里堆着建材、沙袋、水泥的楼层清理也就顺理成章地安排给了我,看来是要发挥男生力气大的优势。可我内心好纠结:这活怎么干啊,学生还不熟悉呢,再说了他们是来上学,又不是来义务劳动的,能按照我的要求“开工”吗?我真的很担心,但事实证明担心很多余。

现在想起来,清扫场面还历历在目:扫帚一落地,教室里就尘土飞扬,看不清人,连呼吸都有困难。学生们把我往外推“安姐,这土大,你到外面去”。他们则抬的抬、扫的扫、冲的冲、拖的拖……几个小时过去了,教室终于有了它该有的样子,窗明、桌净、地板亮!学生们呢,顶着一头一身的尘土,拉着铁锹、端着盆、拿着扫帚拖把,从教学楼里陆续出来,这一个个“白头翁”“白眉侠”,看得我直想掉眼泪,我自己也是顶着一头尘土帮学生们拍土掸灰,他们却依然笑着摆手“没事,安姐,回去洗洗就好了”。再看看教学楼F段路边蹲坐着的一排辅导员,同样个个一身灰,灰白的衣服、灰白的头发、灰白的脸——看到我们走过来,大老远就面带疲惫的笑容朝我们招手。看得我又想掉眼泪了:于艰苦处见精神,可能此刻我们的校园看起来空荡荡的,但大家的心里,却是满满的、压不垮磨不灭的精气神。

当晚基本做完了开课前准备,“脏兮兮”的十五名辅导员决定集体外出洗澡。那天真的太兴奋了,从来没觉得能彻彻底底洗个澡是那么幸福美好的事情。兴奋之余还有工作,拿到未分别整理的全校大课表已是晚上近八点,如何把课表传达到自己所带的三百多名学生,确保学生次日准时到达相应课堂,也是一个大工程。那时候有手机的学生寥寥可数,宿舍有电脑的学生基本没有(即使有电脑也没有网络可用),男女生尚且没有互相建立起联系,复印机打印机也是没有的……总之,困难很多,还好,助力的学生更多!“小蓝眼镜”召集舍友一起按班摘抄课表,再将课表手抄多份,发挥集体的力量,设法联系到一名本院女生,再通过宿舍区段分布进行分送,确保每班男女生各自有一份课表,由各班按照报到表寻找自己班级的同学进行次日课程的通知……我还未返回学校,就收到了“小蓝眼镜”圆满完成任务的短信!第二天未出现一名学生因不知课程安排而缺课的情况。看吧,我们科大的学生骨干个个都是好样的!有了他们,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1B7C1

2005年的校园还在建设中,没有教工住宅区,任课教师们咸阳—西安两地奔波,新校区只有我们十五名辅导员和四千多名新生住宿。周边没有现在的建材市场和其他住宅小区,没有像样的马路和人行横道,有的就是两三个村子、建筑工地和田野。偏僻的位置和各类外来人员反复进出校园,让学生的安全成为学校管理三令五申的重中之重!经过辅导员们的反复讨论,最好的方法似乎只有一个,就是每天晚上把全体学生压在教室上自习,一遍遍点名,比唐僧还要唠叨地一遍遍进行安全教育。不在教室的,不管在宿舍还是在周边网吧,掘地三尺也要把他找回来。没错,比高中管的还严,可是在当时的条件下,比起给学生自由,我们更愿意保其安全。即便如此,依旧会发生学生在校园周边钱包被抢、在网吧被打这样的事件。我常常心疼地掉着眼泪把学生从派出所接回来,一边关切“疼不疼,伤哪里了”,一边唠叨“怎么就是不听我的,还晚上往外跑!”

晚自习间隙,我们也会想办法给学生们调剂一下,带一两个班到“迎新大道”做个游戏娱乐一下,也算是一次极不专业的团辅;有条件的情况下,给学生们找间多媒体教室放部电影;过个中秋节什么的,组织一台简陋到极致的晚会让学生们热闹一下。为了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学校给各个班配发大绳、篮球等器材,学生们无奈地问“安姐,我们去哪里玩啊?”可不是嘛,除了迎新大道比较平整外,也确实没有地方了……好在不久后,学校就在现在的网球篮球场的位置给学生们开辟了一片水泥场地,也多亏有了这块简陋的场地,承载了男孩子们挥汗如雨的劲头,女孩子们呐喊加油的回响。可惜那时手机尤其是带拍照功能的并不普及,不然该能记录下不知多少美好的珍贵瞬间哪。

1EE13

那时的我们没有宽敞的宿舍,但是绝对有宽敞的办公室:教学楼A段二层的两间近百平米的大教室,一人一张一头沉的木质黄色桌子和一把配套的硬板凳。整整一年,我们在这两间大教室里接待学生、家长,开学工会议,研讨交流工作。也是这一年,我们干着没有假期,甚至没有周末的工作。为了保证学生紧急突发事件能及时解决,对辅导员的调休有很多限定条件,比如同一个宿舍的不能同时休,带同一个学院学生的不能同时休……总之,算来算去,就是“不能休”!此外,偶尔还会在深夜来一次紧急集合,检查我们应急处突的反应速度。“处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这些看似苛刻要求背后的深意,我们这些辅导员心中都非常明了——学生只有我们,我们必须坚守!

校党委书记姚书志当年还是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他常来慰问看望我们,每次都会用温暖有力的手挨个和我们握手,一边肯定我们的工作,一边给我们加油鼓劲,“你们的辛苦付出学校都会记得,未来学校也会越来越好的!”我们都笑着说不辛苦,这是真心话。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因为相信所以执着,我们选择站在一线和学生们心贴心、肩并肩,我们坚信科大会越来越好,坚信经历过磨砺的我们也会越来越好!

十四年来,亲眼目睹我们的科大西安校区从过去的一片荒凉到现在的鸟语花香,道边的树、园中的花、林中的鸟、湖中的鹅,每一处都有科大成长的印记,每一处都有科大人前进的脚踪。我们可以笑着渡过科大最艰苦的时期,我们更有理由笑着迎接科大最辉煌的未来!曾经创业有我们助力,现在振兴有我们参与,未来腾飞有我们见证!很荣幸,我们是科大人!

(核稿:杜杨 编辑:学生编辑刘卉媛)

上一条:【向张美云学习 做西迁精神传人】马向东:不忘初心,以实干锤炼担当 下一条:《陕西画报》专版报道我校“三创两迁”精神

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