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文化> 正文>

传统文化进高校 功夫应在课外

2016年04月29日 15:37 来源:南京文明网 点击:[]

近日,两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走上南航选修课的讲台,带着学生们学剪纸、唱昆曲。据悉,南京各高校在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上都下了不少功夫。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参与学生凑热闹“打酱油”的居多,真正坚持始终的寥寥无几。

现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不感兴趣吗?显然不是,要不课程选修人数怎么会爆满。就像电影院里有人昏昏欲睡,你说是这批观众不行,还是导演不给力?学生乘兴而来,最终却没能留下,问题还是出在老师身上:或者课程本身没有意思,或者教的方式没有意思。或许,走出狭隘的课堂教学,将文化融入生活,融入学生们的喜好情感,才是更好的传承方式。

尽管教育部几次发文,对高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出更多要求,但现实中无论必修课或选修课,大多数学校仍停留在“一本书、45分钟”的模式上。如南航老师徐川所言,这和传统文化在高校传承时缺少具体支撑和路径有关,“现有的教材要么深涩难懂、要么与社会脱节,学生听不进去。”对这个尴尬局面,教育部门和高校应该深入反思,首先在政策机制上加大扶持力度,投入更多资金和人力;其次课程设置上不能想当然,首先要多倾听学生的意见需求。让课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感,才能可知、可感、可亲,赢得学生的青睐。

另一方面,在传统的课堂上,即使老师再有水平,课讲得再精彩,仍跳不出填鸭灌输的窠臼。数字化时代,传统纸媒进化到了新媒体,街头摆摊转战电商淘宝,美食餐饮业开始了O2O外卖……一门好的课程,也不应该局限在短短45分钟内,可以走出课堂,走向校园以及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数字时代的最大特点是,人们会主动搜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沉浸其中。这就要求课程尽量丰满起来,供给出更多的内容。例如,书本之外还可以有微视频、公开课、微信、微博,以及大量的互动交流、活动甚至比赛。课堂上的45分钟只是开始,之后的一系列“售后服务”才是学生能否爱上这门课的关键。

在老师抱怨学生“打酱油”、“僵尸粉”的同时,年轻人自发组建的各种社团、兴趣小组风生水起。有喜欢汉服的,有读书讲史的,有爱好曲艺的,有嗜好手工艺的。虽然这些民间社团同样面临着人员流失、核心骨干不足等问题,但却一年年吐故纳新,生生不息。而民间社团水平不高、发展不力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专业指导及相应的扶持、组织。如果校方的传统文化课程能敞开怀抱,将这些社团作为教学的延伸平台,多多交流融合,无疑能改变各自为战的局面,对双方都大有裨益。

有些观念要更新,有些情怀则要坚守。传承传统文化是个“传道授业”的过程,需要老师们摒弃功利心,付出更多热情、精力、时间;相对应的则是评价机制、薪酬考核等一系列制度建设,同样值得高校重视并提上日程。

上一条:以改革创新精神谱写“中国梦”的文化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述评 下一条:勿让“宅寝追剧”荒芜我们的精神世界

校园文化